不是所有的女孩能像薛宝琴一样的,既然如此,自己做事就要多周全一些。
就如当初的晴雯。
贾府要把晴雯送给自己,自己就给足晴雯选择的余地,而不是空口白牙,说给晴雯余地,实际上以晴雯的所处的环境,哪里具备余地呢。
思来想去,觉得自己考虑周到了,才说道:“你等会去潇湘馆找黛玉,说我这里有她父亲的书信,问她是否能来山庄一趟。”
薛宝琴先是一愣,好奇道:“既然是书信,你让我带给她不可以何必劳烦她跑一趟,林姐姐向来身子弱,岂不是不好。”
“我有几句话交代她。”王信听到林黛玉身子弱,倒是有些担忧。
“什么话需要你交代,连潇湘馆也知道,还叫人家的名字。”薛宝琴嘟着小嘴,不给王信解释的机会,一口气说道。
“她父亲在她回来贾府前,让她拜我为叔叔,既然我当了人家长辈,当然要用些心思,那潇湘馆又不是隐秘之地,府里人谁不知道,我为何就不能知道。”
王信哭笑不得,解释了一番,然后问道:“你给个准话,能不能帮,不能我就找别人。”
薛宝琴连忙笑了,“大哥哥的事就是我的事,为兄弟赴汤蹈火,我一定帮。”
学着在码头看到的口吻说话,看得令人无语,又颇为可爱。
两人不久下山。
王信让婆子送了薛宝琴去园子里。
屋里,晴雯正在收衣服,除了王信的官服,还有几套常服,天气开始变暖,换季的衣裳比较多,还有杂七杂八的,王信倒是不知道自己身上还有这么多事。
“你那里有多少钱了”
王信开口问道。
晴雯算了算,笑道:“这半年来,爷的俸禄交给我的有四十二两银子,爷要用吗”
自己一年的俸禄有一百四十多两,自己也没啥开销,吃喝住要么在营里,要么在贾府,也没有人情往来,来到京营不过两个月就南下打仗,回来也才两日。
按道理应该有七十两才对,扣去零零散散的,五六十两应该是有的。
只是军官也避免不了被克扣。
相比较士兵,军官扣的少一些罢了,不光是部台的克扣,也有朝廷的拖欠,亏空实在是大,方方面面要不来钱,兵部也没办法。
“我领的是双饷,朝廷发一份,不够的我自己发,应该有个二三十两,回头有一门生意,这门生意我拿多少银子,暂时还没想好,应该是不少。”
河西小营出租的房子,收入归河西小营。
这是公。
营外的生意归外头,各家商行包括薛家,陆仲恒,以及自己,大家在一起必然会约定好,谁也别想少要,谁也别想多要。
当初的承诺是给军队家属提供轻松些的活计,随着生意火热,看上的人越多,薛家也想要插手更多,自己可以支持。
因为自己要养活的士兵太多。
就像将领养家丁一样,都是迫不得已。
这也是公。
同样是为了军队。
只不过是自己养的,而不是公家养的,公是公,私是私,账目要分明。
朝廷发的军饷,那是公家养的,自己发的军饷,那是自己养的。
犹如扬州时,林如海给的多,王家军拿的是朝廷的俸禄,战利品归战利品,又是两回事。
所以地方不让抗倭了,自己拍拍屁股解散了王家军。
这是公。
拿王家军自己的公账去扬中岛开荒,这就是私,不关朝廷的事。
不过呢。
这份钱自己也不会动,自己动了,没有人可以指责,毕竟是因为自己,才有了这门生意,可有些事不能这么算,自己对士兵们要求高,压住士兵们的欲望。
士兵们的梦想只能是有山有水有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的确是普通人的梦想。
那么自己也要做的更好一些,让所有人服气,一点理由也找不出来。
所以无论是河西小营的租金,又或者薛家的利润,自己一分不会私用,只会用在自己军队建设的身上,连自己也如此,
“我打听过,京城里稍微好点的院子,大概要四百两银子,现在只有七十两,不过朝廷的赏赐应该不久会下来,以我的身份和战功,多少会有个几百两。”
自己这次四战四捷,却没有多少酬劳,朝廷不升官,就要多给钱。
这也是公。
朝廷给了赏赐,自己去买了院子,过上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朝廷的公。
晴雯闻言心情激动,“爷可有看中的宅子”
“看中的宅子倒是多,可能不能到手不好说,除了钱得够,还要看好时机,京城的宅子不缺买主,慢慢看吧,到时候让你去挑一挑。”
晴雯听到这话,手里的活慢了下来。
“你又还小,既然当下跟了我,我也知你无亲无靠,只有门不靠谱的亲戚,所以你也不要多想,无论未来如何,我都会保你一生平安,给你一份稳当的生活。”
有些话自己应该主动说。
这半年来,晴雯对新环境了解的也差不多,该有她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