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醒悟(1 / 2)

第185章醒悟

去京城的道路,其中一条是沿着九边驿道,沿途有驿站和修葺好的道路,交通方便,住宿也方便,但是需要经过天成城。

天成城的前身是天成卫,是大同地区重要的前线枢纽,所以前明在此地才设立天成卫,如今改为天成城,也设立了一支营军,叫做天成军。

按照兵部兵册兵额,大同地区的营兵数量在三万,乡兵民兵合计九万,总兵力十二万。

除了大同的永兴军和天成军,还有威远军、高山军等共六支营军,永兴军一万,其余五军三五千不定,遇到战事需求,可招募各地民兵乡兵。

时至今日,已有两支营军连名号也消亡了,高山军和威远军只保留了名号,剩下一些老弱罢了,除了冯庸手里的永兴军,只有天成军还不错。

天成军的总兵叫做胡立勇,也是冯庸在大同最有威胁的对手,不过冯庸实力强大,总体而言,胡立勇多遵守冯庸的军令,冯庸也派出自己的亲信半控制了天成军。

如今的局势下,最大的赢家是张文锦,彻底掌控大同事务,然后就是胡立勇。

犹如天上掉馅饼,冯庸归京后,天成军等于整个的回到他的手上,当然,大同的局势已经变了,不再是将领主导,而是张文锦这样的文官主导。

也因为胡立勇的原因,冯庸才不愿意选择这条线路,避免被胡立勇羞辱。此人是个小人,冯庸相信此人做得出来,于是选择了南边,经由小五台山入紫荆关抵达京畿。

这条路刚好也是雁门关到京畿最主要的道路,冯庸绕了远路,才有了两人在丘灵意外相遇。

“王将军。”冯庸因为肥胖,耐不住长途骑马,山区里马车不如轿子舒服,所以选择了轿子,早就掀开了帘子。

周边不光有他的亲卫,还调用了一百多名民夫和士兵,除了给他抬轿子,还有推着大车,车上满载行李。

王信也听说过,大同城运输行李的车辆有近百架,是冯庸这些年积攒的家当。

眼前才不到十架车,应该是冯庸最心爱,或者最值钱的,亲自照看运回京城,冯庸应该不是傻子,还有个一最大的可能,当送礼用的。

军队的销最大的有两头,一头是成军时的销,一头是长期维持的费用。

冯庸的家当几十万两应该是有的,如果他手里能有一万大军,加上大同各地驻军,会被自己两千人马逼迫到如此地步吗

王信听到冯庸的招呼,不再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主动下了马,伸手拉开前面的史平,向前走去拱手行礼道:“雁门关游击将军王信,拜见大同永兴镇节度使大人。”

“好好好。”冯庸的眼睛笑成一条缝,热情的下了轿子,向王信招了招手。

如果不是双方剑拔弩张的态势,还以为这两人关系不错。

王信没有犹豫,主动走了过去,史平情急之下喊道:“将军,别去。”其余的少年亲卫们连忙跟着上前,生怕将军有个好歹。

他们一动,对面也动了。

王信停下脚步,回过头交代,让史平他们留在原地,史平等人虽然不愿,却不敢违背将军的命令,只能紧张的盯着局势,随时等待出手。

那边冯庸的亲卫等不到自家主人的命令,也只能让开道路。

冯庸坐在轿子里,帘子被掀开,身体前倾,眼神里有些好奇,忍不住问道:“王将军看来胆气十足,真不怕我,还是认为我不敢”

王信笑道:“我和节帅同朝为官,节帅何来害我之说。”

听到王信的解释,冯庸点了点头,叹道:“我终归还是小瞧了你,输的不冤。”

这句话算是捧了王信。

王信没有意外。

冯庸都接受回京了,怎么可能害自己,他要是有和自己同归于尽的心思,前番手里有兵,数量也超过自己的时候就会孤注一掷,而不是现在已经放弃了兵权的时候,再来和自己拼命。

此人带着如此多的财物,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此人大概不是来结仇的,而是趁机缓和与自己的矛盾,冯庸以前在大同是土皇帝,等日后回到京城,京城里局势复杂,他怎么会轻易树敌呢。

并不是说此人不恨自己,如果有机会,王信相信此人不会错过,只是目前而言,他不想节外生枝,自己也不想节外生枝。

因为无论是他,还是自己,目前都不可能杀了对方,王信相信,就算自己身边没有亲卫,冯庸也不会让他的亲卫来动手。

他身边的亲卫加苦力一两百人,事情瞒不住。同样的道理,自己也不会如此做,冯庸对自己已经失去了威胁,杀了他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见王信不说话,冯庸猜到此人不想多搭理自己,如果不是偶遇,在京城的话,两人可能都不会打招呼吧。

可自己不甘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