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争夺博斯普鲁斯海峡(2 / 2)

于是在鲍里斯三世的坚决推动下,保加利亚军队如同汹涌的潮水般,向着土耳其的欧洲部分领土发起了猛烈且势不可挡的攻击。一时间,边境地区硝烟弥漫,战火瞬间点燃,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往日的宁静。

保加利亚的突然进攻,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以此为契机,大明王朝果断顺势对土耳其宣战。这一系列紧密相连的行动,瞬间将土耳其彻底卷入了战争的巨大旋涡之中。土耳其原本试图置身事外、坐收渔利的幻想,在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土崩瓦解。它不得不直面自己在这场世界大战中暧昧态度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有高度觉悟的,凯末尔的传人们,依然坚守“大事不决看英国”。因为凯末尔说过:“如果形势所迫必须选边站队,则站在英国的一边,因为英国总是能站在胜利者的一边;在全球事务中做出选择时,应该站在英国人那边,因为他们擅长做选择题。”

因此信奉凯末尔理论的高层开始寻求英美的援助,宣布加入盟军的一方,此举把德国和大明王朝都彻底激怒了。

德国开始立即对土耳其宣战,大量潜伏在安卡拉的德国特工开始行动起来,策应亲德人士进行游行示威。

而大明王朝一方,开始派海军进驻伊斯坦布尔,在海军陆战队的配合下,攻下了。这座国际性大城市。

攻下伊斯坦布尔的过程相当轻松,由于土耳其为了防备苏联的窥视,在苏土边界派驻了大量的军队,导致国内兵力空虚。在和保加利亚的战斗中,又把伊斯坦布尔的兵力调走了大半,以至于大明王朝海军的到来后,没有受到有效的反击,轻而易举就占领了伊斯坦布尔。

成功来的太突然了,以至于大明王朝印度洋海军司令李定国都感到不可思议。

为了彻底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打通黑海的通道,李定国命令海军炮击海峡对岸的城市,同时从国内调集重兵,准备在安纳托利亚半岛登陆。进一步扩大战果,稳固大明王朝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在这种局势下,英美苏三个大国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尤其是丘吉尔,更是迫不及待地催促美军出兵土耳其,试图挽回这一逐渐失控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