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四章 功亏一篑(2 / 2)

匈奴右大都尉为了避免被汉军俘虏,自刎而死。

他的亲卫在把他的尸体交给汉军之后也全部选择了自杀。

赵充国得知此事后,感觉非常棘手。

此事一旦处理不当,对军心士气将有比较大的影响。

正好此时丙吉奉皇帝之命至朔方劳军。

赵充国就此事向丙吉求教。

“丙公以为,某当如何处置此事?”

丙吉言道,“昔日云阳侯曾言,敌之英雄,我之仇寇……”

丙吉虽然没有直言如何处置此事,不过从他的话语中赵充国已然知道该怎么做了。

翌日赵充国先是下令把匈奴右大都尉挫骨扬灰。

接着彷效张越在西域的做法,对投降的羌人实行十一抽杀制。

实行十一抽杀制之时,赵充国把整个朔方地区的羌人首领都请了过来。

随后不管这些投降的羌人到底原本到底是什么身份。

无论是奴隶、平民还是首领贵族,都一视同仁的上前抽签。

抽到死签者,当场斩首,抽到活签则被带到一旁。

抽到死签者固然要死,抽到活签者同样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这些活下来的人,将被送到后世被称为汉四郡的地方屯垦戍边。

唯一受到优待的只有临阵倒戈的那一部羌人。

所谓汉四郡就是大汉帝在剿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中部设立的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的总称。.

原历史上这四个郡之所以会被汉朝放弃,就是因为此四郡编户齐民人口太少,被贤良文学认为是负担。

如今有了这些发配的羌人,汉四郡或许可以摆脱被放弃的命运。

相对于投降的羌人来说,匈奴人的命运反而好了一些,这些投降的匈奴人在同样经历过十一抽杀的惩罚之后,将被送往西域。

处理好俘虏之后,赵充国又下令在城北十里处建京观以震慑诸胡。

赵充国的做法让前来观礼的诸部羌人首领,皆是心有余季,纷纷告戒子弟不可违背大汉意志。

处理完,这些事赵充国,一面分兵攻打被叛乱羌人占据的各塞障。

一面则领着主力大军和羌人诸部首领,回返五原城。

此时五原城内,匈奴左谷蠡王已经收到了单于让他退兵的命令。

不过退兵也不是说退就能退的,不做好准备,那只能是一场灾难。

左谷蠡王原本计划两天后放弃五原城退回草原。

按照他的判断,汉军再强,拥有八千守军的延光城也当可以抵御十天半个月的。

那里知道,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延光城就落入了汉军手中。

当左谷蠡王发现情况不对时,已然来不及逃跑了。

……

乌桓山地区,壶衍鞮单于领着匈奴主力与汉军对峙七日后,不得不选择了退兵。

因为匈奴人仍然拥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因此韩奉只是追出去了五十余里就退回营寨。

对他来说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乌桓。

如何处理乌桓部此时对韩奉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