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飞鸽案之古村(1 / 2)

凯南民歌《百里大道歌》:

十里十哟是羊街;

二十里在积水湾;

三十鸡街路难过;

四十里路岔柳井;

五十良田数八播;

六十过后逢富州;

七十里后走马岭;

八十里路下田保;

九十折岭高万丈;

柳千一走百里多。

凯南县,作为华国南境国土面积最大的三县之一(其余二县分别是澜县和薛异人参过军的雪山县),多少年来,县情就有“老、少、边、战、穷、山”之说。

而在凯南所有乡镇中,要说集中了“老、少、边、战、穷、山”全部特征的,非田保、董里和柳千三地莫属。

“老”指的是这里具有光荣的传统。

“少”指的是这里各族共同在此居住和生活。

“边”指的是县境东南部国境线与趾南国五县一市接壤,占南境华趾边境线总长的百分之二十。

“战”,指的是自新华国以来,这里历经多次对外战争,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才转入战后恢复建设。

“穷”,指的当然是受自然条件以及作战等多种因素制约,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比国内其他地方晚。

“山”,指的是全县除八播、羊街及县城所在区域等少数坝区外,喀斯特地貌占70%以上,特别是高海拔地区,石漠化情况较为严重。比如薛异人曾经反杀境外雇佣兵的山石村。

《百里大道歌》所唱的,正是从凯南县城通往各乡镇道路的艰险境况。

而折岭村所属的柳千乡,自古以来更是华国向南去往趾南的要道以及骡马车队的歇息地,在凯南群众心中,是出了名的山高路遥。

其中,“柳千一走百里多”,说的正是从凯南县城到柳千乡要跑上整整五十来公里的山路,在将到柳千乡时,突然见到一座高岭,就是折岭。

这日位于凯南县城边的公安局大楼,附近村寨老百姓家养的鸡还未叫头遍,薛异人便带着工作组一干人乘坐一辆民用依维柯客车,从后门悄然驶出。

汽车在山区公路上一直向上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终于在县道折岭段的一处开阔地附近停住。

此时天蒙蒙亮,早有人提前在这里等候,他们是以柳千乡派出所杨所长为首的五名基层干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