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自打《小福村妇女保护公约》出台后,村里妇人们的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
那些个需要调解的家庭矛盾自然也少了不少,这可把矛盾纠纷调解部的几个调解员高兴坏了。
要知道,自打这调解部成立以来,每天那叫一个热闹。
有时遇到那些个厉害角色,双方屁股哐哐往地上一坐,就开始齐齐哭爹喊娘,就拼谁嗓门大。
那场面,堪称震撼人心。
要说多大的恩怨情仇,那也不至于。
无非就是,你占了我一尺地,我拔了你几把苗……竟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琐事。
尤其有些事儿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也争不出个是非黑白来,只得想办法让双方各退一步。
调解员们干了一阵后,纷纷抹汗。
怪不得老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呢,这些个纠纷啊,还真是让人一个头两个大……
妇联部的俩人自然也是轻省不少,连着等了两三日,也没见有村民来揭发举报谁家对婆娘孙女不好的。
没人上门,也总不能就干坐着,工作还是要想办法开展的。
于是在任芸的建议下,二人决定开展入户走访。
也就是挨家挨户走一趟,对所有女性居民进行面访。
不论是襁褓的女婴,还是年迈的老太太,每个人的情况都要进行一一登记。
除了个人信息外,婚育、健康、识字量、特长等方面也要了解清楚。
用任芸话说,这叫“摸底调查”,最终形成妇女档案,以便全面掌握村中妇女们的情况。
在妇联部热火朝天地开展走访活动时,文化教育部的三个人也没有闲着。
如今已是冬月,天气愈渐寒冷,地里的活计自然也不多了,所以很多村民如今也是闲了下来。
这可不正是开展文化教育的大好时机?
于是沈夫子、蒋蕙心和王三壮三人商议过后,决定在村里开设兴趣班。
不同于小福村学堂里,孩子们学习的那些个琴棋书画,文化教育部开展的兴趣班,则是以实用通俗为主。
三人协调商议后,决定开设四个兴趣班。
首先是算术班。
如今小福村扫盲班已经初见成效,村民们的识字量可以说是日益增长。
既然学会了认字,那算术也要学起来了。毕竟学好算术,今后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可大着呢。
算术的授课夫子,也不是旁人,是由财务部的林小薏担任。
只是日常的简单算术,也不需要多复杂,林小薏教授这些,完全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