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1章 唐鸿飞告状(1 / 2)

“你对刚才汇报的问题,有什么看法?”

唐鸿飞汇报完之后,陈明浩看着他问道。

唐鸿飞汇报完之后,已经将笔记本合上了,听见陈明浩的问话后,又重新翻开了。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都好处理,由市政府下发一个文件,强调一下让他们按照市政府下发的建设计划进行,不允许超指标建设,同时重申建设资金的的来源不包括由乡镇一级政府筹集资金,更不包括向乡村公路所要经过的村庄居民摊派费用,只是第三条就有些不好办了,毕竟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县级政府,他们要分段招标也好,整体打包招标也罢,我们不好过多的干预,至于由谁中标我们更没有干涉的权利。”

唐鸿飞说完,再次抬起头看着陈明浩,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将笔记本合上,而是将笔握在手上,随时准备记录陈明浩的指示。

陈明浩听了唐鸿飞说的意见,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前两条确实好办,只要政府一纸文件发下去,面就能解决问题,只有在招标形式和选择建设队伍上不好办,明知道将整个项目打包招标,然后由一个公司来中标存在问题,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直接干预,毕竟县级政府是这一建设的主体。

“你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确实很重要,给的建议也可行,在下一次的市长办公会议上,我们将专题讨论这几个问题,确实应该再下发一个乡村公路建设的规定了。”陈明浩对唐鸿飞说道。

“那第三个问题呢?”唐鸿飞问道。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办,虽然我们能够感觉到他们怎么操作存在一定的违规嫌疑,也担心华阳路桥中标后的分包形式对乡村公路的质量产生影响,但我们却不能硬性的干预,只能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当然如果他们违规了,自然有纪律部门来调查处理,你反映的这个情况,我会向市委做汇报的,哦,其他县是如何选择招标方式和建设队伍的?”

“其他的五个县区做法虽然不统一,但他们都是将项目划小,小到从主干道到进村这一段公路或者多少公里为一个标段来招标,这样的话,就能让他们本土的企业来参与乡村公路的建设,从而解决了更多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问题,从其他三个县最终的施工队伍来看,施工方还是这些本土的企业,只不过是利润让中标公司拿走了。”

对于唐鸿飞说的利润都让中标公司拿走了,陈明浩既认可又不认可,因为他清楚王丽在里面的作用,知道大部分的利润都让这个女人拿走了,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他又不能对下属讲,毕竟还涉及到更高的领导呢。

“看来我们大部分县区在这项工作上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你作为主管领导,要适时的推广这些县区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陈明浩说道。

唐鸿飞听明白了陈明浩的话,就是让他组织召开乡村公路建设座谈会,通过这种形式来敲打个别县的领导,毕竟去年四季度开工建设的乡村公路建设只是这项工作的一小部分,大量的工作从这个季度才开始,要延续很长时间才能做完这项工作,现在重视起来不算晚。

只是想到这项工作需要市交通局配合,唐鸿飞又有些犹豫了,因为分管市交通局这几个月来,市交通局长孔令俊似乎对他这个分管副市长不服气,很少主动到办公室来汇报工作,大多数都是自己喊他过来的。

唐鸿飞本想将这个情况向市长反映一下,可听外界传言,说市交通局长孔令俊和市长陈明浩的私交是不错的,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不想因为这些琐事给陈明浩添麻烦,毕竟自己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市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下来我会和孔局长商量,看看如何推广这些先进的经验和做法。”

陈明浩听见唐鸿飞对孔令俊安排工作用“商量”两个字而不是安排或者指示等带有命令语气的词语,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然后看了看唐鸿飞,问道:

“市交通局不听指挥?”

唐鸿飞刚才是故意用“商量”二字的,就是想通过这两个字引起陈明浩的关注,如今听见陈明浩带有质疑的问话,知道他听出了自己用的那两个字的意思,于是便把情况如实的向陈明浩说了出来。

“这个问题你解决不了,为什么不向我汇报?”陈明浩听完之后,不悦的问道。

“我想向您反映,可我听说他也是您一手提起来的,不想给您添麻烦,想着时间长了,自己慢慢和他把关系搞好了或者他自己想明白了,就会主动配合我的工作。”唐鸿飞小心的说道。

“有些事情不要听外界的传言,我调到阳山市工作以来,提起来的干部不在少数,可人人都和我的关系不错吗?我们用干部主要是看政治素养、工作能力和个人品行,不是看关系的亲疏,所以,以后这样的事情该大胆的管就要大胆的管,该批评就要批评,不要让外界的传言左右了你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