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把大炮掉头,对着长毛轰“”
手下人听后赶紧阻止:
大人.....不能这样,您要三思呀?,这些大帽可是锁住河面
“”咱们要是把大炮转移,长矛的战船就可以开过来,到时候咱们背负受敌呀“”
周寿昌听后,直接来一句:
“”我呸,都他娘什么时候了?还怕这怕那,不管他,给老子转移炮口轰“”
......
手下们得令后,赶紧将岸边的大炮,推了出来,对准太平军的浮桥,一阵猛轰。!
随着大炮发出的轰鸣声,炸在水面上,炸在浮桥上,炸得太平军人仰马翻。
.........
有了这些大炮的帮忙,淮军硬生生的又一次将太平军打退。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打退太平军了,反正很多次,数都数不过来。
........。
周寿昌是幸运,他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他这场豪赌被他赌对了。
原来周寿昌将岸上的炮推走之后,若太平军的水师将领来王陆顺德趁机命令战船从水路进攻大桥角周寿昌的阵地。
那么周寿昌以及他手下的淮军必死无疑。
可命运是眷顾周寿昌的。
就在周寿昌转移大炮之后,停靠在大运河封锁河面的太平军水师,却按兵不动。
水师战船上的人当天晚上却在船上睡大觉。
来王陆顺德也在船舱里睡大觉,睡得屁是屁,憨是憨,大好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失去。
.........。
等第二天,来王陆顺德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对不起........晚了。
因为此时大桥角方向,枪声更密集,炮火更猛烈了。
到处都是爆炸声。
大桥角战场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李鸿章派来的十三营共计七千多人的主力,在李鸿章弟弟李鹤章,黄树珊,以及黄翼升的带领下,日夜赶路已经赶到了大桥角。
他们左右包抄太平军,并发动进攻,一时之间淮军声威大振。
在大桥角最外围掩护的太平天国趋王黄章桂,首先遇到了李鹤章四个营,双方随即发生激战。
李鹤章瘸着个腿,打仗很勇猛,他向不要命一样,拼命厮杀。
趋王黄章桂不敌,带军后撤,没想到这一后撤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得太平军军心不稳。
本来呢。
太平军以万人的部队,再加上水师炮艇的合作,围攻淮军守军仅仅只有一千五百人的大桥角营垒。
看似胜券在握。
可是打了两天两夜,结果太平军这边自己愣是死了几千人,却打不下大桥角,士兵们气势都被打了下去。
现在太平军有人撤退,大家就更乱了。
淮军有主力加入,慢慢的由防守变为主动进攻。
太平军纳王郜永宽联合太平军诸王意图与淮军主力决战。
结果与淮军对战数场,场场必败,打着打着大家都没信心了。
当然也太平军有的人是想保存实力。
最后这仗根本打不下去,大家一哄而散,各自领兵退去。
大桥角之战,以太平军撤退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