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9 你说啥?(中)【求月票】(1 / 2)

“不可!”

见那名杏林医士投来疑惑眼神,董道意识到自己拒绝太急,不由得缓和语气,欲盖弥彰一般补救:“我的意思是时间上来不及,凤雒境内就咱们十五名杏林医士。疫区遥远,路上变数太大,万一这期间冒出个三长两短……老夫说句诸君不乐意听的,你我肉体凡胎折进去还没什么,可这怪病在凤雒城中散开了……”

众人神色凝重铁青。

不敢想那是怎样的人间烈狱。

董道叹息道:“民贵国重,老夫受主上知遇重用之恩,要不是她,世上早就没有董行道这把老骨头,哪里还有今日光景?不管付出怎样代价,老夫都不能让此疫肆虐康国。”

闻者无不动容。

感性些的眼眶都开始涌起晶莹水光了。

主动请缨去疫区的杏林医士更激动。

“董行道,你这是什么话?说得好像吾等不曾受主上恩德一样?为臣子,为君尽忠;为医者,为民解痛!这本就是分内之事!你董行道可以不惜此身,吾等就贪生怕死了?”

她要是贪生怕死也不会请缨去疫区了,说完又话锋一转:“你的担心不无道理,眼下最缺人手,离不得一人……只是,疫区的消息能传出来,怎么没人将具体病案送出来?”

若有详细记载的诊籍,也能给个参考。

董道含糊:“或许是怕疫病散播出来?”

要是仔细追究董道前后言辞,这个借口其实不太站得住脚。不过,医署又不是随时随地勾心斗角的朝堂,这个部门在沈棠刻意引导下,学术氛围浓郁,医署医者有点精力都投放在钻研医术,攻克医家圣殿典籍言灵,心眼子不多。医署上下心眼最多的人就是董道。

这点心眼还是为了发展医家而生。

作为太医令,他不得不代表医署跟王庭讨要各种优待福利,好让医者都能专心学医。

因此,十四人丝滑接受这个蹩脚说辞。

即便心中有疑惑也闷在心里。

他们相信董道不会危害医署医家以及王庭,即便有所隐瞒那也是出于不得已的苦衷。

这次会议过后,医署愈发忙碌。

有资格进入医家圣殿的杏林医士排了个班次,争分夺秒找寻破解之法。医家圣殿典籍浩如烟海,日夜不停翻找也只是翻了冰山一角。董道又用堂测名义给学子布置作业,让他们也入医署藏书阁翻找这十余年从医家圣殿抄录出来的典籍。祈妙也被董道从外召回来。

“老师。”

祈妙进来的时候吓了一跳。

老师董道生活极其自律,她何时见过老师屋中这么凌乱?活像是藏书阁书架子倒了。

“君巧来得正好。”

董道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见他从几堆一人多高的典籍爬出来,手中还握着一册画上批注的典籍,祈妙急忙上前搀扶他一把,不解道:“老师,您这是遭贼了?”

董道拍拍身上的灰尘:“老夫情愿是遭贼了……咳咳咳,咱们去外边儿说,这里灰尘忒大!你心细,这里有些事要你去办一趟。”

祈妙拱手道:“老师请吩咐。”

待听了任务内容,祈妙茫然眨眨眼。

她以为老师将自己紧急召回是有什么要紧大事,谁知他一开口就是让祈妙去跟户部沟通要钱买柴火煤炭,还让她找人给大街小巷张贴告示,派人去凤雒周边地区沟通喝热水。

董道咳嗽一声道:“这事儿不好办的。”

祈妙:“弟子知道不好办。”

董道开口要的东西就让户部难办,那是一笔极大数字,往年冬日赈灾都不及这笔的十分之一。再者,现在这个气温人人都穿夏装了,谁家会去烧煤炭?还是让全国都烧煤炭?

建国这些年,康国王庭派人到处找寻,意外发现好几处方便开采的露天煤矿。为了提高产量,也杜绝煤炭沦为贵价珍品,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煤炭品质相对较低,气味大烟大。

每年冬日最冷的时候,王庭还会给一些煤炭补贴,让大部分市井庶民咬咬牙也能烧上一阵,再加上土炕推行,各地山林开放砍伐,每年寒冬的伤亡数字逐年腰斩下跌。王庭还会让户部提前囤积御寒之物,待到冬日依次流入民间市场,保证冬日御寒之物物价平稳。

作为祈善之女,祈妙最新医术却也不是不懂这些圈圈绕绕。要是煤炭消耗过大,导致冬日价格飙升,产生的影响可太大了。她必须问个清楚,至少要知道老师这么搞的原因。

听到祈妙担心煤炭价格,董道懵了一下。

他确实没想到这层。

只是,想到了也顾不上啊。

夏日本就是各种邪风淫气活跃的时候,要是怪病在这时爆发,传播速度可比秋冬两季快得多,也更加严重。要是将性命丢在今年夏季,一帮死人担心什么冬日煤炭价格飙升?

董道解释:“是为了防疫。”

祈妙大惊道:“何时何地生了疫病?”

董道含糊跳过这段,拉出沈棠给自己背书,主上说一切行动以医署为先,有些不好解释的内容都可以隐瞒过去:“经老夫数日研究推测,此病易从口入,故饮水必须煮沸。”

王庭这十多年都是提倡喝开水。

不过,还是那句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经过十多年宣传教育,庶民也知道他们大多疾病跟引用生水有关,只是没有天天都喝开水凉白开的条件。贫穷人家连烧火做饭都要几户凑一口锅,节省柴火,更何况喝水?

王庭这些年想尽办法也只是让家家户户喝开水的频率提高一大截,但仍做不到想喝就能喝上,不少人家还是以生水为主。董道不知敌人何时来投放疫病,只能尽可能防范了。

饮水烧开能杜绝绝大部分邪风淫气秽物。

想来,疫病的病源也不例外。

家家户户舍不得烧,也没条件烧,那只能让王庭这边出点血。董道也知道自己灵机一动非常为难财政,让本就不富裕的国库雪上加霜。虽说主上下令一切以医署为先,董道仍担心户部官吏会为难自己,在流程上不尽心。让祈妙出面就不一样了,没人会想惹祈善。

祈妙的面子在荀贞面前都好使。

“原是如此,弟子明白,这就去办。”

去趟户部,祈妙出来的时候满腹心事。

此行太顺利了!

一向一毛不拔的户部何时这么爽快?

她嗅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直觉告诉她,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祈妙又马不停蹄监督告示,连着几天亲力亲为到处宣传。不仅凤雒暗潮涌动,康国境内其他地区也是如此。

王庭在册的杏林医士都收到医署统一命令,被派发去不同地区,随时待命。有些没在册的野生杏林医士不知哪里听来的风声,也过来打听。他们都担心同一件事——这是敌人要干仗打进康国境内的前兆啊!不然怎么调动这么多医者待命?绝对是到危急存亡关键!

收到风声的野生杏林医士迟疑没多会儿,也纷纷收拾医箱行囊去各地折冲府报道了。

他们没什么其他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