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对宋青书一脸钦佩,拱手行了一礼,赞叹道。
“国师神威,震慑寰宇啊。
这次朕也安心了,江南之地,比那汴梁还要安全的多啊!”
宋青书笑了,这仁宗虽然软弱,但却不傻,至少在八贤王劝他跳反的时候,能够坚定立场,已经比历史上那个背刺范仲淹的大宋官家强多了。
毕竟,家族遗传,他爹背刺寇准就很溜。
“官家多虑了,放心住下吧,有我在,保证你这儿子白白胖胖生下来,能养活!”
这次先后交战,也给了他不少启发,宋青书也准备趁机闭关修整一番。
听到最关心的儿子问题解决,赵祯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小胖子。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对了,刚才那位武当张三丰张真人,朕有意敕封他为大宋护国真君,不知妥否!”
什么大僧纲,赵祯是不准备敕封了,那玩意自从唐玄奘之后,整个大唐就没有再敕封过了。
一个唐玄奘留下的佛门资源,就将武则天推上位,搞了一个弥勒转世,他要是再敕封一个,佛门强势崛起,是不是还得来个无声老母,白莲佛母转世的女主上位
宋青书闻言一愣,以往都是敕封他为一国国师的,这还是第一次有皇帝如此识趣,要敕封张三丰的。
当即心念与老张沟通了一番,问了下他的意见。
本以为会石沉大海,没想到很快便得到老张的答复,感觉情绪似乎还挺不耐烦的。
“随便好好传播真武荡魔大帝信仰,你太师父我才能哄祖师开心!
祖师开心,就会赐下神功法宝灵药精粹,那老道才是真开心!”
宋青书闻言一愣,他突然有种错觉,太师父不太顺利的语气,祖师爷似乎有点抠啊!
难道武当派抠门,也是一种习俗!
不过这事情也就心里想想,嘴上肯定是不敢说的。
宋青书回头便对赵祯说道。
“太师父不慕虚名,我们不是异族修行,武当更是秉承真武荡魔之道,万般诸法,伟力归于自身。
所以官家真有心的话,还是多多弘扬武当真武荡魔大帝的道统威名吧!”
赵祯闻言笑得更开心了,有时候就是这样,别人越稀罕他反倒有些疑心,别人越是不在乎,他送的是越发起劲。
“要封的,要封的,这样吧,我见那后世不孝子孙居然还大兴石纲,不如朕以工代赈,大兴武当道统仙宫建设,尊九天真武荡魔大帝为我大宋护国神,奉三丰真人为我大宋护国真君!
凡社稷祭祀,皇帝都必须亲自率文武百官,拈香朝奉,以五牢之礼以显虔诚!”
甚至,赵祯心里有个想法,如今泰山封禅因为他亲爹不香了,日后这德政或许便以武当五牢之礼来定个标准吧!
宋青书一愣,没想到后世朱棣干的事情,赵祯居然想干。
官家,你的路走宽了啊!
难以想象,大明风格的红砖金瓦,全部变成大宋风格,武当又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拒绝,何况赵祯说了是以工代赈。
这大宋的八十万禁军说不得还能趁机消肿一波呢。
这事情很快便提上日程了,杭州府西湖上的大战,以各种渠道传向了四面八方。
赵祯身边有如此强者保护,本来因为皇帝缺位而躁动不安的东京汴梁,比如濮王之流,一下子就全部安静下来。
按照赵祯的吩咐,政事堂的事情都交给曹皇后代管,但是枢密院统筹三衙的指挥权,转移到杭州行辕。
三味书屋背后的大片土地被盛竑征收上来,给赵祯扩建了一个容纳半个西湖的大行宫。
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是心里赵祯对这个便宜姨丈人还是很满意的。
十个月后,盛淑兰临盆,果然生了一个健康的龙子。
这一下,大宋朝野哗然,这国师和官家玩的都是真的,不是虚晃一枪!
小青的庙宇香火也更加旺盛了,不少得知赵祯是因为吃了她赐下的龙药,都不远万里前来求药。
但是濮王一系,父子两代给皇帝做养子,距离皇帝之位只差一步,又岂能甘心。
于是,便勾结夏辽,以长江以北的山河为许,里通外合,邀请他们饮马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