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天空依旧是饱和的蓝,几缕云絮轻盈飘荡,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下,空气中混杂着晾晒床单淡淡的皂角香。
“红豆姐,你在吗?”
一身清新打扮的小琴步伐轻快地迈进小院,入眼看见了坐在院子里正对着手机弹吉他的陈墨。
“是小琴啊。”
陈墨闻声抬头,轻点手机屏幕,暂停正在录制的视频。
小琴熟稔道:“陈墨哥,红豆姐在吗?”
随着在村子里待的时间久了,陈墨和许红豆已经和这儿不少“街坊邻居”都很熟悉了。
拿小琴说,起码现在去她那买灯泡,不收他们二十一个了。
“在。”陈墨笑着示意了一下,“红豆她在楼上晾被子。”
在二楼露台的许红豆闻声探出头来,“小琴,你找我吗?稍微等我一下啊,很快。”
“没事,红豆姐你慢慢来,我不着急。”
小琴抬头爽朗地回了一句,然后凑到陈墨身边,好奇道:“陈墨哥,你刚才是在拍视频吗?”
陈墨笑着点头,虽然人不在BJ,但他还是会时不时自己拍段作品,上传到短视频账号,维持着活跃度。
小琴闪着大眼睛,问道:“陈墨哥,拍这个是不是很赚钱啊?”
陈墨笑了笑,“有赚到钱的,也有赚不到钱的。你要是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尝试拍拍看,反正有手机就能拍。”
小琴挠了挠头,“可我不知道要拍什么,我一直就待在村子里,身边也没有什么有趣的事。”
陈墨笑问道:“什么是有趣的事?”
小琴说道:“就像在外面大城市的那些人那样,他们身边就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可以拍。”
陈墨莞尔,“既然大城市好玩,那为什么大城市的人会来村里旅游呢?像我们几个,不就是从你说的大城市来到这里的吗?”
小琴想了想,“因为我们这儿空气好?我看来旅游的人都这么说。”
“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陈墨摇了摇头,“怎么说呢,其实旅游,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花钱。”
“你是在村子里待腻,所以觉得村子无聊,大城市好玩。同样道理,大城市的人在大城市里待腻了,也会觉得大城市无聊,所以就喜欢到这里来旅游。”
小琴眼睛一亮,“那我拍些村里的东西,别人可能也是没看过的。”
陈墨点头,“扎染、木雕、刺绣,这些就都是外面不常见到的。你阿爸不是让你学刺绣嘛,你可以像夏夏拍雕木雕视频那样,拍些刺绣的日常。”
“民间手艺人遍地,但空有手艺却不懂营销宣传。好东西自珍敝帚,不如打开门卖个好价钱。”
小琴轻皱眉,“我不拍刺绣,更不会学刺绣,刺绣一件衣服绣半年,我阿奶绣一辈子,老了眼睛都快瞎了,腰都直不起来,还赚不到什么钱。”
陈墨耸了耸肩,“那你就拍些果园采摘、地里种菜,或者村里溜猫遛狗的视频也行。”
“城里人爱看农村的东西,但真正的农民却不会包装。”
“比如把大妈的种菜经验,改成《阳台生存指南》。同样的内容,简单换个应用场景,看点立马就有了。”
小琴眨了眨眼,“这么简单吗?我之前看网上还有些教人怎么拍内容的培训课.”
陈墨摇头道:“别去信那些‘培训大师’,教你赚钱的基本都是想赚你钱,真正赚钱的人没空教你。”
小琴咬了咬嘴唇,“可我拍不出别人那么好看的画面,那会有人看吗?”
陈墨正色道:“行动最重要,先拍了再说。先拍成一坨狗屎,再慢慢雕出花来。”
“一些拍摄技巧的问题,你不是认识帮你阿瑶哥拍宣传的叶真吗?没事就去他身边逛悠,跟在人家旁边学。有不懂的你就问他,他不教你,你就找你阿瑶哥去说,充分利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
小琴听后,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嗯!”
其实,有些话陈墨没和小姑娘说太现实。
流量时代,短视频不是比谁更会拍内容,而是把流量当自来水喝饱,再卖水。
不需要创意爆款,只需要把六十分的内容用一百个账号发一千遍。
所谓的一夜爆红背后,其实是工业化的流水线。
“小琴,你找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