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繁花似锦、烈火烹油(2 / 2)

而像她这种人一旦成熟,说句不好听的,包括皇后潘金莲在内的所有人统统都不是对手。

毕竟人家生在宫中、长在宫中,诸般宫斗戏码根本就是日常!

“居移气、养移体”,做了这么多年主母的潘金莲早已今非昔比,微笑着出声安慰:“莫慌,不妨事的,让临安出面代父接见众臣即可。”

面上轻描淡写,其实心里也已经开始在暗骂那个“坏人”了。

潘金莲和李瓶儿不会武功,相处又久,一路上是共乘一辆马车的,。

但她刚刚始终没有开腔,直到潘金莲开了口,她才起身招呼随从去唤儿子过来。

十一岁的武临安同样很讲规矩,反复和潘金莲确认了三次才接下任务,惹得潘金莲不住感慨:“临安这孩子越来越拘谨了。”

李瓶儿掩嘴轻笑,“他这是害怕搞砸了呢!”

潘金莲摇摇头没再说话,不过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武临安的确很优秀,稚嫩的脸上已有大家风范,一身铠甲的骑在马上气势很足,让人根本看不出他只有十一岁。

按照事先约定,他表示父皇身体抱恙,暂时不便见人,吩咐自己代其感谢众人迎接。

此言一出,众臣反应各异。

有人惊讶,陛下乃是沙场大将,向来龙体康健,怎么会突然生病?

惊讶的同时也不免暗自担忧,莫非是常年征战落下了什么暗疾?新朝初立,真要那样可不是好事!

也有人暗自冷笑,在他们看来,新皇是在用这种方式隐晦的表达不满,可更深层次的含义却是打算妥协了!

不然举家南来做什么?

绝大多数人则是惶恐,陛下这是不满自己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了。

武从文将所有人的反应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御驾进了临安城,直接便住进了府衙后宅,武从文一连三天都没有露面,整个江南官场的气氛一时压抑到了极点。

其实所有人都想复杂了,那厮纯粹就是赶不回来,路上有件小事耽搁了......

三天后,新皇“病愈”,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决定将今年的科举殿试改在临安举行。

消息传出,江南士林弹冠相庆。

北方的士子虽然不满,但皇命不可违,也只能接受。

四月中,各地省试成绩纷纷出炉,其中尤以两浙路最为出彩,诸多文章广为流传,江南舆论场一时滚烫如炭,颇有再现前朝嘉佑二年龙虎榜盛事的势头。

省试结束,各地考生纷纷启程向临安汇聚,各地官驿打叠精神、用心招待,生怕给这些日后的国家栋梁留下不好印象。

如此热闹下,被押送回汴梁的李逵再也没人提了,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也似乎是所有人都很默契的要给陛下一个面子......

华夏三年六月初一,大武朝首次科举的最后一轮殿试,在临安城内新建成了江南贡院开考,武从文直接住进了主殿顶楼,并亲自登台宣布了考题----《论国家如何长治久安》。

全场高呼万岁,众人胸中无不激动。

陛下这一番举动代表什么?代表着无比重视这次科举,只要能上榜必定前途无量!

只有武从文自己,在退入主殿后,想到刚刚看见的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脸色阴沉得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