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愣住了:";我...我一个女子...";
";技术不分男女。";叶明坚定地说,";你的';分水陶鱼';比我的设计更实用,应该推广到全城。";
阿英的眼睛亮了起来,但很快又暗淡下去:";可我爹...";
";你爹那边我去说。";叶明笑道,";不过有条件——你得带几个学徒,把这手艺传下去。";
就在城墙绿化试验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各坊里正也坐不住了。东坊的刘里正最先找上门来。
";侯爷,咱们东坊有块闲地,乡亲们想学着公园的样子,弄个小园子...";刘里正搓着手,";就是不知道种什么好。";
叶明想了想:";东坊不是住了不少药农吗?何不建个草药园?既美观又实用。";
刘里正眼前一亮:";妙啊!我这就去召集大伙儿商议!";
不到两天,西坊的王里正也来了,说他们想建个竹林小景;接着是北坊,说要弄个孩童玩耍的草地;南坊则计划建个以藤架为主的纳凉区...很快,一场自发性的";最美坊园";竞赛在安阳府展开。
叶明乐见其成,特意从府库拨出少量资金作为种子基金,同时派园丁指导。但他坚持一个原则:每个坊园必须由本坊百姓自己设计、建设和维护。
";侯爷,您不怕他们搞砸了吗?";钱大有忧心忡忡。
";砸了就重来。";叶明毫不在意,";重要的是让百姓觉得这是他们自己的园子,不是官府的面子工程。";
事实证明,民间智慧远超预期。东坊的草药园不仅按药用功能分区种植,还特意将常用草药种在边缘,方便邻里取用;西坊的竹林小径旁,不知谁搬来了几块平整的石头,成了老人下棋的好去处;北坊的草地上,几个木匠自发做了秋千和跷跷板,孩童的笑声从早到晚不断...
最让叶明惊喜的是南城贫民区的变化。那里原本连像样的空地都没有,但居民们硬是利用房前屋后的边角地,用破陶罐、旧木箱种上了香草和花卉。狭窄的巷道因此变得生机盎然,连空气都清新了几分。
";侯爷,您得来看看!";这天清晨,小李兴冲冲地跑来报告,";城墙上的花苗发新枝了!";
叶明赶到东门,果然看到那些凌霄花和爬山虎已经长出了攀援枝,正努力向城墙伸展。最令人惊喜的是紫藤,虽然只栽了五株,却已经有一株冒出了小小的花穗。
";护花小卫士";们骄傲地汇报着自己的";战绩";:谁负责的苗长得最快,谁发现了害虫,谁又给植物多浇了水...叶明认真听着,给每人发了一枚木制奖章,上面刻着";安阳护花使";。
消息传开,更多百姓加入护花行列。有人贡献出家传的肥料配方,有人编织草帘为幼苗遮阳,甚至有老秀才为每段城墙题写了雅致的名称——";紫霞段";、";碧云段";...叶明索性让人刻成小匾,挂在相应位置的城墙上。
与此同时,各坊的微型花园也渐成规模。叶明经常微服私访,混在百姓中听他们对这些变化的真实评价。
";以前夏天这巷子热得像蒸笼,现在有竹荫,凉快多了!";西坊的一位老丈摇着蒲扇说。
";我家小子以前整天野跑,现在天天蹲在草药园帮人认药。";东坊的妇人语气中满是自豪。
";侯爷真是神人,连破城墙都能变成景致...";这是茶肆里酒客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