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庭一行人回到梨窝村,已经是一年后的时间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他一颗头颅肿胀得有如大斗:每一项工程都是那么严谨、稠密,简单中透着复杂,复杂中全是先进;如若让孙庭这帮人来搞,绝没有这份本事。
心底里,越来越被寒铁衣推行的‘共和公社制’折服,不仅没滋生反抗情绪,反而是对寒铁衣越发的崇拜。
总之,现在的大同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仿佛像进入了一个超时空的全新世界。
到达叶塘县,已经城空人去。往城内窥望,里头全是忙碌的机器人,它们在清点金银、米粮和布料等!
有些刁钻财主,将金银埋在地底或藏在墙壁夹层,这些机器人都有通天本事能找出来。
南城门外,旱地上全部都栽种着一排排各式果树,四通八达大道,裹夹在林荫树下,美仑美奂诗意直透人胸腔。
道路两旁忙活的机器人,对孙庭一行人不闻不问,它们只干它们的活。直行至梅子树下,才有作战机器人拦下问询,让他们刷了脸,验了指纹,一切行为都是那样谦和有礼。
当年阻挡梨窝村人进出的两座大山,已经被推平,高度仅余二十米。
这种高度,已经不能算是山,而应该说是坡。
坡上盖的是厂棚,坡下盖的是房屋。
房屋一分为二,左五百户,右五百户,中间是公社圈。医院、私塾、米铺、布店、农具、油盐、娱乐、泳馆……全在里头。
宣传栏上:米、布需钱购买;医疗、教育免费;油、盐按人口分配;农具、厨具、床褥…免费发放,用坏以旧换新……所有的所有政策,都深深震撼着孙庭等人的心灵。
国就是大家,大家就是国!
这么荒谬的治国之道,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也就是说,这样的治国之道,潜移默化中将全国一盘散沙的人心全凝聚在了一起?
自己是国,国就是自己!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这样的公社制度,哪年哪月才能诞生出一个恶魔来推翻这个公社制恢复奴役制呢?
吃肉的吃肉,饥号的饥号,这样的奴役制多畅快?将饥号者踩在脚下,高高在上,这样的人上人得意生活,是公社制度所无法体验到的。
梅子树下这里居住的人口,多数是叶塘县城里的城市人,他们不认识孙庭皇帝,没有人出来参拜,都在家里开开心心整理新房屋呢!
听说整个国家很快就要步入正轨了,少的读书,壮的上工,老的自我安排。
曾经守在梨窝村的五万精兵,全部卸甲,放下武器,各自奔赴在回家的路上。
孙庭一行朝中重臣,心中多少有点失落,但想到这个国家是寒铁衣寒兄弟在接管,众人心中又释然了。
有寒铁衣罩着,还愁没有好日子过吗?
急匆匆穿过梅子树下,到达万年河畔。
抬眼望去,河扩了,砌了更加牢固的堤坝。孙闿潼和孙堃全两家房屋已被推平,全部归耕;梨窝村的旧村房,同样被抹除干净,那边属于旱地,栽种的通通是药材。
新的梨窝村在北山。南临山神庙悬崖,北靠江河水系,房屋建造,如出一辙,左五百户,右五百户,中间是公社。
屋前:六车大道,三丈大河,往前是茫茫稻田。
屋后:工厂,谷仓,马场,果林,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