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赵王之子,朱瞻塙(1 / 2)

陈羽诗句的前三句一出,本来深谙拍马之道的小孩跟班,此时也是满脸懵逼的抬起头来,望着传出声音的方向。

他虽然可以将红的说成绿的,坏的说成好的,但……他的接受能力有限。

公子哥作的诗,虽不着边幅,甚至用一句奇葩来形容也不为过,可是总的来说他长时间待其身边,公子哥写的什么还是能像猜字谜一样猜出来。

但你这掌柜写的是什么诗?

前三句都是用数字堆砌而成,从一到九按顺序列举数量,看似平常其实毫无作用。

累赘!!!

这样的作诗水平,你丫一个年轻人也好意思说得出口。

陈羽喝了一口茶,淡然的说着此诗最后一句:

“飞入芦花都不见。”

随着陈羽第四句诗一出,跟班瞬间愣住了。

他原本就是因为在诗词上面有些才识,这才混到了贴身侍卫的程度,所以对于诗词的赏析,还是有一定的功底。

结合整首诗来看,前三句确实给人一种平淡无奇的感觉。

但到了第四句,笔锋一转,“飞入芦花都不见”,动静结合出来的意境,一下子就能联想到描写的一场雪,把雪花和白茫茫的芦花融为一体的美景生动地描绘出来,让全诗从平凡的低谷,一下子推向了奇峰。

这种写法被称为“逆挽诗”,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啪啪啪~~~”

公子哥收起折扇,鼓起了掌。

“写的好!细细品味我竟感觉自身仿佛在雪天里,悠闲地数着雪花,一片一片又一片,直到落入芦花之中,消失不见。

心中生起一股闲情逸致之感,还有惬意和悠然。”

当然这些话都是平日里他的小跟班夸赞他的诗句,次数多了,他就记住了,甚至到了能朗朗上口的程度!

“???”

陈羽一脸懵逼的眯起眼睛。

他想不明白,这首诗真有这么好?

他的本意是借此诗来暗讽一下这小富家少爷的诗词,结果对方不仅没有听出来,而且还有模有样的赏析起来。

年龄看上去倒与自己弟子小朱差不多大,但性格方面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小朱年纪轻轻就已经能表现的相当稳重,但这家伙……一言难尽啊!

他真好奇对方这么奇葩,是怎么长这么大的。

就在陈羽沉默之际,公子哥已经赏析完毕的来到陈羽跟前,随后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随后郑重的说道:

“弟子拜见老师!”

“弟子这段时间在家中,时常听见自家老爹夸赞老师才学惊为天人,今日一见,弟子认为老师还是谦虚了,老师的才学在弟子心中,那是远胜天人!”

“……”

陈羽再次被这位公子哥干到了沉默,不得不说,他经营小酒馆小半年了,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有如今这般能耐,将他弄沉默三次!

他才二十岁,还没有到那种老眼昏花的程度,自己的弟子只有一个,啥时候又蹦出来一个?

但随后陈羽眼睛一亮,试探性的问道:

“你是老朱家的崽?”

他之前还感觉这位公子哥怎么会如此眼熟,现在一想起老朱的样貌,这可不就是有几分相似吗。

估摸这也是老朱的孙子,只不过朱家有三子,也不知道此子是谁所生。

公子哥笑着连连点头,

“家父排行老三!”

陈羽恍然,不过老朱家中的三个孙子辈,倒是各有特色。

小朱陈羽最清楚,老朱当做未来的继承人培养,平日里的表现也很是沉稳;朱二小则对做生意方面不怎么感兴趣,一心扑到了钻研算经这种考验脑力的事情上;这朱小三目前给他的第一感觉有点奇葩与那迷之自信!

其实一个人的日常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受日常生活条件很大的影响。

朱高炽那一脉,当之无愧的嫡子,古话在继承家业方面有言: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均长择贤,均贤则卜!

所以身为皇长孙的朱瞻基平日里,必须尽可能的在外人眼中表现自己聪慧的一面,这样才能从小获得朝中大臣的支持。

而朱瞻壑则比较尴尬,毕竟他爹无论是礼法还是治国方面,亮点不足,但野心极大,这个时候他如果再向外界展现出聪慧的一面,绝对有可能造成朝局动荡。

但朱瞻塙的位置很特别,他的父亲朱高燧在外界表现的对皇位无欲无求,毫无夺嫡之心。

哪怕有,也是帮助汉王。

而朱瞻塙也比较聪明,并没有参与其中,所以他也是能够与朱瞻基外加朱瞻壑都可以合的来的存在。

毕竟,

有着朱高炽与朱高煦那两位皇子,身后的支持者,则是瓜分了朝中的文武大臣,朱高燧哪怕是想要争,也没有那个条件。

所以,朱瞻塙从小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压根就没想过他家这一脉能坐上皇位,早早就断绝了那九五之尊的念想。

当他没有这个念想之后,便在朝中没有任何威胁。

心态自然非常平和。

而且他自幼一头扎进诗词的世界,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历史上有不少少年成名的写诗天才,像唐朝的王勃,六岁便能作诗,辞藻华丽,构思精巧,下笔如有神助。

可朱瞻塙显然与天才沾不上边。他写出的诗,但凡稍有文化底蕴的人听了,都直摇头,只觉味同嚼蜡。

就拿方才那首描写毛毛虫的诗来说,本想着能别出心裁,可在旁人眼里,不过是词句堆砌,毫无意境可言。

可平日里京师之中的官员,哪个不忌惮朱瞻塙父亲北镇抚司管事的这层身份?

为了一首诗引起锦衣卫的注意实在划不来,所以一致好评;而与他身份平等的各位皇亲国戚则宠爱他,不忍打击,也是一个劲的夸赞。

有一句话说的好,如果一个人是傻子,那么请你用一切办法去称赞他,久而久之,此人必将变成一个大傻子。

朱瞻塙明显走的就是这条路。

每每写出一首诗,周围就会涌现出个人评价,但无一例外都是无脑吹捧。

好在朱瞻塙的性格却并没有变的自负傲慢,反而朝着逗比的方向发展。

而这段时间以来,朱瞻塙感觉自己在作诗一道,意境已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京师之地再无敌手。

这甚至让他产生了一种独孤求败的感觉。

恰好昨日拜访朱瞻基时发现对方默写出一首诗:石灰吟。

朱瞻塙阅读越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意境,心中升起了想要学习的心思。

恰好今日老爹被皇爷爷关禁闭,想要拉着自己练功,这种挨揍的事他才不干,于是就偷摸溜了出来。

也正好借此机会来到酒馆,会一会自己大哥的这位老师!

……

陈羽咂了咂嘴,这朱小三一见面就直接称呼他为老师……倒是不见外。

他清了清嗓子,淡淡的说道:

“也罢,既然你今日过来叫我一声老师,眼下也到了饭点,我就亲自下厨,做些拿手好菜,待会边吃边聊。”

朱瞻塙听后脸上一喜,他可是听自家堂哥说这位老师的手艺如何如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