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朱辰了解得越细致,才能做出越正确越符合大明现状的政策,朱元璋甚至希望朱辰能够亲自过去看一看。
事实上,朱辰自己也是想过去看一看的。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就是他写的小说,如果他能够详细的了解大明的变化,那就不至于卡文,没思路。
因为重复历史容易,推演历史就很难。
帮助朱元璋实现大明前所未有的辉煌,也是帮助自己完成这部小说的创作。
此刻,听着朱元璋的讲述,朱辰其实是有被惊讶到的。
他惊讶于大明的变化,只能说,他还是低估了朱元璋改变的决心。
因为在原来历史的轨迹,朱元璋的治国理念和政策都带有相当浓厚的小农经济色彩,究其根本,他还是保他老朱家的大明千秋万代。
然而,在看到了大明的结局之后,朱元璋受到的震动其实比朱辰想象中的还要大。
更让朱辰想不到的是,朱元璋主动问道:“先生,依你看来,以大明目前的情况,是不是可以开始殖民了?”
说着,朱元璋看着朱辰,期待着后者的回答。
朱辰也不急,道:“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什么是殖民?”
“殖民是指一个国家或势力通过武力、政治或经济手段,占领并控制其他地区,建立定居点或行政机构,以掠夺资源、扩张势力或传播自身文化。”
“然后,咱们殖民是为了什么?”
“为了掠夺他国的资源与财富,咱们不是要消灭他国,而是要用他国的血汗,来供养大明。”
朱元璋朱标点头。
虽然现在还未开始殖民,但是他们现在对于殖民这个概念已经不再陌生。
倒是一旁的徐达听得云里雾里的。
他感觉皇上和这个朱先生说的话,他是懂又不懂,似懂非懂,就像是一幅画看得不真切,让他很难受,甚至感觉有些可怖,什么叫拿他国的血汗来供养大明?
不过他也不敢插嘴,最好是无人在意,让他在一旁安静的听着就好,就好比是乡下刚来的插班生,生怕老师注意到了自己。
朱辰看了徐达一眼,害得后者急忙低下头,好在朱辰并没有理他,而是继续道:
“事实上,殖民只需要有四样东西,一是火药,二是指南针,三是纸张,四是印刷术,火药使我们能够拥有碾压其他未开发国家和地区的武器,指南针指引我们的航海方向,让我们能够到达我们的目的地,而纸张和印刷术则是我们用来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工具。”
“恰恰这四样东西,都是我们华夏发明的,大明不仅具备,而且还相当的成熟,但是,大明最终却没有走上殖民的道路,为什么?”
听到朱辰的问题,不仅朱元璋几人面露好奇之色,就是徐达也开始渐渐听进来了。
“因为大明还没有动机。”
“就像是一艘巨轮,他虽然已经具备了启航的条件,但是没有动机,也就意味着没有目标,他怎么动?往哪动?”
朱元璋朱标马皇后都是点头,徐达则是若有所思。
这时,朱辰看着朱元璋,反问道:“那你觉得,现在大明可以踏上殖民之路了吗?”
朱元璋闻言皱眉。
这不是他问朱辰的问题吗?朱辰并没有给出答案,现在反倒是反过来问他,他要是知道他就不会问了。
朱辰却是喝了一口茶后,不疾不徐的道:“其实因为你的问题,就已经是你的答案了。”
“啊?”
这一次,朱元璋朱标马皇后和徐达一样,都是露出疑惑的神色。
问题就是答案?
这是什么道理啊?
朱辰道:“当大明的统治者问出这样的问题的时候,说明大明这艘巨轮已经有动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