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意外之喜!(2 / 2)

所以,跟中小成本电影有两部一样,第28届金鸡奖的最大奖最佳故事片,也有两部。

《飞天》、《人生大事》!

一部是入围金鸡评分最多的,一部是最高的。

就……很难评。

啪啪啪!

这时候全场才响起如雷般的掌声。

陈瑾也如释重负的笑了笑,内心对刚刚的想法有了很大的改观。

嗯,蝴蝶效应……还是有用的。

这不,原本的一部电影获奖,变成了两部!

“田导,你上去吧”

陈瑾朝着一旁微微笑着的田状状说着,老田运筹帷幄,坐着稳如泰山,感觉把一切都看穿了。

“你去吧!”

田状状没有丝毫起身的意思,陈瑾是真不想出这个风头。

“田导,还是你去吧!”

“北电导演系招生还靠您呢,不是靠我!”

“……”

两个人在那扯皮着,主持人吴钢都在那催促了,最后田状状只好笑了笑,慢悠悠的走上了台。

“挺好,入围都拿奖了!”

“不愧是金鸡!”

郭忛在那拍着手,很是了然的说着。

只能说懂的都懂。

外界不知道要把这一届金鸡给喷成啥样了。

金鸡的水、黑、各种负面、历史地位、含金量等等,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几笔。

“刚刚最佳故事片是《飞天》,我大脑都有些宕机了!”

“这尼玛是入围的六部电影,最拉胯的一部了吧”

郭忛小声在陈瑾耳边说着。

除了唐山、钢的琴、人生大事之外,还有的两部是建党和建国。

可以说,这五部谁拿最佳都没有任何问题。

唯独飞天……评审把最不可能的一部,评成了最佳。

《人生大事》算是找补的。

“拿到就行了!”

“其他的别管……”

陈瑾反正是知道接下来外界对金鸡奖的抨击风波的,这个金鸡影帝没在他的预料之内;《失恋33天》和《人生大事》都是。

不过三个奖光奖金就550万,陈瑾确实是赚大发了。

入围还有2万。

《唐山大地震》才是最亏的。

入围了9个,最终9中2。

《人生大事》也惨,7中1,仅比《建党伟业》的8中1好一丢丢。

难怪韩三平不来参加了,估计提前知道了内幕。

《建党》和《建国》都只拿了一个奖。

《唐山》确实是拿奖最多,却最没存在感,要不是碍于直播,冯导可能就提裤子走人了。

丢不起这个人啊!

亲自来参加,你特码就给我这两个破奖

电影拍的烂也就算了,《唐山》其实拍的挺好的,他肯定是超级不爽。

“感谢陈瑾提供的剧本!”

“其实他不仅有出色的表演天赋,其实编剧的能力也相当高!”

“当然大家也都知道,他是高考状元,语文作文满分,有这些成就,也很正常!”

“……”

田状状在那说着获奖感言,同样是感谢了陈瑾一番,还变相冷幽默替他吹了一波。

台下很多人哄然大笑。

吹的陈瑾都有些不太好意思。

他本来不上台,就是不想太高调,这一个个的……下次还是自己上台去吹吧!

“说的也是事实啊!”

“我觉得田主任没有吹的成分!”

郭忛憋着笑在那说着,陈瑾在他面前当然不需要谦虚:“低调,懂吗”

“你都拿金鸡影帝了,你跟我说低调”

“怎么这么不要脸呢”

郭忛很直接道:“高考状元这是不是事实”

“你《人生大事》挂编剧也是在入围名单里的,怎么就不能说了”

“我觉得田导说的很对!”

“他这资历不需要感谢你,但他获奖和名气大增,是不是你本子和投资的功劳”

郭忛是很能理解的。

因为没有陈瑾,他得多走多少弯路

田状状没他,可能依旧在北电教书,所以替陈瑾说两句,也很正常。

就这样,第28届金鸡奖在田状状的获奖感言后,落下了帷幕。

陈瑾成了这一届金鸡的最大赢家。

两部投资的影片拿了最佳,自己还得了金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外加喜提最佳编剧入围名单一枚。

刚刚走到后台,他就被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给围住了。

让其他的获奖者好不尴尬。

“各位记者同仁,能不能先采访各位老师,我可以最后一个!”

陈瑾只好跟众位记者打着商量。

现在也算是圈子里的顶流,陈瑾一言一行还是要注意下。

幸好他是媒体眼里的香饽饽,记者们也不是不近人情,你只要不耍大牌,不趾高气扬,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很好说话的。

媒体记者也是人。

他们吃流量有时候恰人血馒头,但也很清楚谁是让他们赚钱的“金主”!

甩大牌有时候都忍了,更何况陈瑾这般谦虚。

他说这话,其实也是给在场所有人一个台阶下。

所以他被安排在了最后一个,接受在场记者的采访。

他其实已经有些饿晕了,让人买了很多水和面包进来,给在座很多人分发着。

妈的主办方晚饭没提供不说,水都没有,记者们其实也是一肚子怨气。

陈瑾这一波可谓是拉足了好感。

无论是在场的一些老一辈,还是记者……活该人家红啊!

这眼力见待人接物,都他妈学着点。

记者们就没见过这圈子比陈瑾更会做人的,而且陈瑾跟那些妖艳贱货也不一样。

高考状元,在追求高学历的很多文化份子眼中,那也是一层极度好感的滤镜。

“陈瑾,恭喜你拿下最佳男主角,成为金鸡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

“怎么样,之前有预料到自己会获奖吗”

新浪的一个记者,也是老交道了,等所有人走后,赶忙问出了心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