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下午,我都沉浸在这浓厚的佛法氛围中,感觉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佛法无边,每一句探讨都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一些从未触及的角落,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送走赤德祖赞后,佛堂里只剩下我和曲珍。曲珍看着我,脸上带着一丝若有所思的神情,说道:“赤德祖赞说高棉、蒲甘与大理都是佛教盛行。佛法兴盛有利于国家的统治。”
我听后,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感慨万千。这话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佛法的确有着净化人心的力量,但我深知,佛法无边,国有疆界。疆界隔的不仅是地域,还隔着人心啊。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利益,即便都信仰佛法,也未必能消除所有的矛盾与纷争。不过,看着曲珍一脸虔诚的样子,我也不想扫她的兴,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把这些复杂的思绪藏了起来。
和曲珍在一起用完晚膳后,正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馨。突然,随侍太监匆匆跑来,神色略显紧张地说道:“陛下,保皇司指挥使高敬之求见。”
我无奈地看了看曲珍,心中满是不舍,好不容易能和她安安静静地吃顿饭,这又被打断了。曲珍眼中也流露出不舍的神情,那温柔的目光仿佛在说“再多陪我一会儿吧”。但国事为重,我还是在她那眷恋的目光中,起身前往御书房。
走进御书房,高敬之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他一身干练的装束,见我来了,立刻恭敬地行礼,动作干净利落,尽显军人风范。我走上前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敬之啊,这么晚了还进宫来,是有什么要事嘛?”我心里猜测,这么晚来找我,肯定是有紧急的事情。
高敬之微微抬头,神色认真,整理了一下思路后说道:“陛下,如今我大理国三面环绕的都是强敌。现如今看,北边的吐蕃和东边的南宋都相对安稳,西边的天竺似乎来势汹汹。保皇司对天竺的情报太过欠缺,也没有暗探潜入。所以,臣想亲自去蒲甘完善保皇司的架构。”他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我的表情,眼中满是坚定和决心。
我听后,心中暗自思量。高敬之的担忧不无道理,情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天竺这样不太了解的对手。看着他那诚恳的样子,我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说道:“那就只有辛苦你了啊。”我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毕竟蒲甘那边的情况也比较复杂,他去了肯定要面临不少挑战。
高敬之听我同意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深深一躬说道:“陛下对高家有再造之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充满了对我的忠诚和对使命的担当。我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退下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相信他一定能把事情办好。
高敬之走后没多久,我刚想喝口茶,休息一下,俞法晨又来了。
我不禁有些好奇,今天这是怎么啦?都赶着来。俞法晨是个心思细腻、充满想法的人,每次找我都能带来一些新奇的点子。
而且,俞法晨不是应该在河内主持码头的扩建吗?突然赶回大理王都,莫不是出什么意外?
俞法晨来到御书房后,简单地行了一个礼,没等我反应过来便迫不及待地拉我走到了沙盘前。
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就像一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说道:“陛下看着沙盘觉得少了什么吗?”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似乎在等着我去发现他的“秘密”。
我一脸疑惑地看向俞法晨,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我彻底整懵了。我皱了皱眉头,心想这家伙又在搞什么名堂。看着他那兴奋得发红的脸,我忍不住说道:“有话就直说。”我现在可没心思猜谜语。
俞法晨嘿嘿一笑,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舆图,得意地说道:“陛下请看。”我接过舆图一看,似乎是一张航海图。
“这是,商贸船队画的草图。我国归化蒲甘后,从这些岛国收购木材、香料、矿石就更加的方便了。甚至还能吃南宋船队的利润。”俞法晨越说越起劲,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手不停地在航海图上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理国海运繁荣的景象。
接下来,俞法晨详细地说了一下他对整个海运的规划。他谈到要增加商船的数量,开辟新的航线,和更多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还要建立自己的海上贸易据点,保障商船的安全。他的话语充满了激情和创意,每一个想法都让我眼前一亮。
我听后也是为之一振,毕竟海运对财政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真能按照他的规划发展,大理国的经济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我看着俞法晨,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说道:“你就放手去干,我一定支持。”俞法晨听我这么说,兴奋得都有些失去分寸了,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说道:“谢陛下信任,臣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对大理国的未来又多了一份期待。毕竟在挣钱这个方面俞法晨从来没有失手过。